超标排放、逃避监管!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起违法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5-08

4月2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起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

四川领先微晶玻璃有限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案

2023年12月28日,广安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广安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管理平台”开展非现场巡查,发现“华蓥工业园区577号”小微站数据异常,执法人员立即对小微站周边企业开展排查,发现距离小微站300米左右的四川领先微晶玻璃有限公司废气治理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废气可能超标排放。广安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该公司外排废气开展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23.9mg/m3,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标准3.13倍;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1050mg/m3,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标准2.5倍。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规定。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广安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56.65万元的处罚决定。

案例二

阿坝州马尔康四川恒兴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利用渗坑排放生产废水案

2023年9月7日,阿坝州马尔康生态环境局联合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马尔康市公安局对双江口电站开展联合检查,执法人员在无人机巡飞过程中发现双江口电站飞水岩反滤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沉淀池的循环抽水泵未开启,沉淀池东北角有一个洞口。经调查,该洞口为人为凿开,池内生产废水通过洞口排往南侧一处渗坑,并通过渗坑直接排入地下。该项目环评报告书中要求“工程河段水域功能为Ⅱ类水域,废、污水禁止直接排入水体,应处理后回用、洒水降尘或农林灌溉等综合利用”。

该企业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阿坝州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20.69万元的处罚决定,并将该案移送至马尔康市公安局。2024年1月15日,马尔康市公安局对相关负责人李某依法予以行政拘留5日。

关键词: 超标排放、逃避监管!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起违法典型案例

相关资讯


江西福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开通!欢迎您的访问

江西福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江西福事特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建,坐落于“八省通衢”的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年轻而成熟,稳健而又充满活力的环保企业。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保产品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环境部:支持开展脱硫脱硝除尘排放等项目的企业享税收优惠

尽管2021年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连续两年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下降,“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好开局,但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大气污染防治】臭氧技术在有机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达2.07V, 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是一种氧化能力极强的氧化剂,可用于氧化降解大多数的有机物,包括芳香族化合物、不饱和化合物、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具有毒性的危险有机物。臭氧与有机物反应的速度快,使用方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环保部发五项污染物排放新标 废气颗粒物将削减51%

中新网8月30日电 日前,环保部发布五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对此,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表示,实施新标准后,废气颗粒物、氯乙烯、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与执行现行标准相比,分别削减51%、72%、58%。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揭污染真相:废气治理设施形同虚设

眼下,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在下沉督察阶段。第四批督察再次进驻央企,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生态环保管理、环境守法以及落实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情况进行督察。


倒逼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

2025年是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收官之年。目标到2025年,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